公眾人物的私德會影響他的專業嗎? 2018.7.18*



我們常常看到公眾人物因為私下行為被爆料,導致形象受損。
這種事其實是媒體渲染,但我們能從心理上不同角度去評判。
有些人的想法很理性,認為只要看他的專業部分,私底下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專業表現,是可以忽略的。
例如:歌手就看他的歌唱魅力、政治人物就看他的問政表現等等,他們的私生活不影響他們的專業。 

到底私德與專業會不會衝突呢?

捫心自問,私德與專業應該是毫不衝突的,就是只是感受不佳、旁人對你的信任度產生懷疑而已。

那為何我會被這樣的觀念操縱想法呢?

關鍵就在這類型的私德,你在不在乎?

我認為能不能把專業及私德分開來看,就只是看自己在不在乎而已!

舉例來說,一個醫生的衛生習慣不好,你就會懷疑他的醫術不佳。但一個醫生違規闖紅燈,你就不會覺得會影響到他的醫術...

吸毒、誹聞、婚外情、貪汙、侵占、酒駕、醉酒鬧事、暴力、無公德心、欺凌弱小、無理謾罵等等因私德受損的原因大小不一,可是在每個人的心裏重要性是絕對不同的。只要你不在乎,這個公眾人物在你心裡的地位就不會受影響,反之亦然。 

另一個心理因素→既定印象

還有一個心理因素決定了我們對公眾人物的看法。
我先舉個例子。
春秋時期,孔子判殺少正卯給的五大罪狀:
1.心達而顯(居心陰險,處處迎合人的意思。)
2.行辟而堅(行為邪惡,不肯接受勸告。)
3.言偽而辯(說出的全是謊話,卻堅持說的全是實話。)
4.記醜而博(記憶力很強,學問也很淵博,但知道的全是醜陋的事情。)
5.順非而澤(自己錯誤,卻把錯誤潤飾為一件好事。)
注:白話解釋出自柏楊《中國人史綱》
這五條根本就是如迷霧般的抽象罪狀,其實可以適用在任何一個人頭上。

說穿了,就是你對這個公眾人物的既定看法,就決定了你要否定他!其實私德缺陷只是導火線,並不是主要原因。 

你若心裏本就贊同此人,私德的缺陷這部分對你也無關痛癢,你的心理會為他護航這個缺失,也會幫他做出合理解釋,他的專業在你心中一樣權威,不受影響。
若你對這位公眾人物本就不認識,那也不需要隨雞起舞被媒體帶著走,不關己事即莫評論,就不會被旁人操縱了。
文 / 2018.7.18
增修 / 2020.11.13 

「不能結婚的男人」第二部,趣味小品生活喜劇! 2020.3.29**

https://bit.ly/2vVjD6k

「不能結婚的男人(第二季)」這齣日劇,我花了好幾個月才看完。

我不喜歡一口氣看完好看的劇,這個故事本就是一集集小段落的趣味故事,完全沒有一次看完的必要。(我最高紀錄是2016年花了一整年才看完韓劇「未生」。)

故事的設定與結構劇情

一個50歲事業有成、長相帥氣、知識豐富的未婚族,應是很多熟女喜愛的對象條件;這看似完美的男主角,卻是個「不能結婚的男人」。

因為他崇尚單身主義,認為結婚是個沒有必要的事。
想要反駁他這理論的人,都會被他的淵博學識、引經據典及辯才無礙口舌反駁的體無完膚,這也難怪他不為女性喜愛,但他也毫不在意的享受著獨身貴族生活。

他的工作是室內設計師,設計理念亦是打造「一個人居住的空間」,把自己的單身理念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主角是這樣的設定,也是劇的中心思想,從這個主角觀念中,延伸出很多生活周遭的趣事,包括工作、家人、朋友。
偏偏很諷刺的,身旁卻有很多離不開他的女性們!

與第一部相比,第二部的女主角增為三個,都是在他身邊的女性朋友,好像似乎能發展出愛情關係,卻又因為男主的個性而發生矛盾拉扯及距離界線,這樣的奇妙模糊情感,為劇情增添很多趣味。
男主是50歲世代,女主也都是40多歲世代,這部日劇的主要觀看客層應也是以這個世代為主,年輕一點兒的朋友對於「箇中玩味」,應該不能完全體會吧?

這部日劇最有趣的是每一集生活瑣事及過程,感情內心戲很多,表達得含蓄內斂,除了反映4、50歲的熟年人思想,也充分顯露出日本人的欲言又止,深藏內心的感情世界,很值得細細品味。

這部日劇的重點,「在於每一集的小主題」,這裡我就不破梗了。

最後的結局不是很重要,也不會有那種解開謎題恍然大悟的滿足感,就是很小品的生活喜劇。

演員

阿部寬在40歲左右拍了此劇第一部,大受好評,歷經10年後又拍了第二部,看起來歲月痕跡多了些,但演技又更加老練,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韻味。

女主一吉田羊是最近日劇登場算蠻頻繁的熟女演員,演技沒話說,與阿部寬對戲的效果很棒,不輸第一部的女主夏川結衣

讓我個人比較驚豔的是女二稻森泉,稻森泉是我從20幾年前看日劇就認識她了,她從少女演到熟女;在她少女時我沒有很注意她,但中年的稻森泉卻好有氣質,我很喜歡。
她在此劇出場頻率雖不少,但設定的個性沒有很突出,溫婉賢淑讓人感覺暖暖的,卻沒有太多發揮演技的空間。

個人在意的小插曲

在第一部時就有的經典場景,就是每集都有男主在家陶醉於古典音樂的片段,但第二部就不是每集都有了。

劇中男主聆聽的古典管絃樂,向來都不是通俗的樂段,連我這位聽了30年古典愛好者,都要想一陣子才能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的曲目。
古典音樂是我們這個世代老宅宅的愛好之一,所以安排曲目不要太通俗是符合實際狀況的,我很能認同編劇的心思。

但我後來看到韓國改編池珍熙版「不能結婚的男人」裡,可能是因為要打進一般觀眾,古典音樂的曲目都改成耳熟能詳的,諸如命運交響曲啦等等,我個人覺得有些可惜。

但這個部分在意的人應該不多吧...

大峽推薦日劇!

  • 文2020.3.29
  • 增修2022.3.29

業務員的的口才與真誠 2016.3.24



我的朋友是一個業務員,他是屬於靈巧活潑型的,比較善巧多言機靈(油嘴滑舌)一點點,個性看起來沒那麼穩重。

他擅長與相同類型的人談Case,拉雷來哈拉去的,他覺得他比較會應付這些油條客戶,也不怕客戶出些奇怪的招式來討價還價。

可是,油條浮燥這類的客戶都比較沒定性,通常也話不精準、並出爾反爾,不是很穩定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
我建議他要多找些穩重型的客戶,這些客戶雖都是談的時候一本正經、細節苛刻,但一但談定下來之後,就會按照合約規則來走!

這樣的客戶才能長久。

但我的朋友其實最怕跟這種客戶談生意,他越碰到正義凜然的客戶,他就是越怕!看來他只能學習突破自己了!

有人說業務員本性就是浮誇不正經,嚼三寸不爛之舌、能言善辯等等,其實業務員的口才比一般人好是正常的,因為時常練習的關係。

不過業務員的任務可不是「說服別人」而已,有的時候說服不了別人、口才也不好,照樣做得到大生意、業績滿載!

因為好的業務員憑藉的是「誠心」,值得讓人信任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,而不是口才。當然,若同時能使他人信任、又有口才,那就無往不利了。

很多初階的業務員跟外行人一樣,跳進「好的業務員就是口才好」的陷阱,一直針對自己說的話作訓練,那就會跟我的這位朋友一樣,靠嘴皮子找到的客戶,客戶也是跟你耍嘴皮子而已,惡性循環。

你對人真誠,客戶也會真誠對你,這絕對是不變的圭臬。

文 / 2016.3.24
增修 / 2020.3.24

切勿自滿 2016.3.17



拉羅什福柯說:「為了正確了解事物,我們必須知其細節;然而細節浩瀚無涯,我們的知識也就始終淺薄且不完美!」

我們始終都只能從無邊的知識中知道這麼一丁點,為何要自滿?

但我們身邊卻到處充滿著驕傲自滿的人,常常都會以管窺天的覺得自己在某方面很強很厲害了,卻不知實在淺薄的可笑!

我們要時常胸懷大度,虛懷若谷,千萬別自以為是。

文 / 2016.1.28
增修 / 2020.3.17

交友防老? 2016.2.1



有這麼一說:

「我們要交一些年紀比我們小的朋友,以後老的時候才有人幫忙我們....」

這個說法乍聽之下沒錯,但出發點好像不大對,這樣未免是有目的的與朋友交往似的。但如果是自然而然與年輕朋友交往,倒真是不錯。

不過老的時候朋友幫不幫忙是出於自願,我們總不能過於期待這種事。

這就像生了小孩要他們長大報答父母這件事來看,現在的父母也不敢太過於樂觀的意思一樣。

再者,現在比我們年輕的人,身體健康可不一定比我們好吧?這種事即使差個20歲都很難說的。

所以結論是:這句話從哪方面都不成立,大家還是本著初衷交朋友吧!別想東想西了!

文 / 2016.2.1
增修 / 2020.3.16

圖為楊梅雅聞魅力博覽館的孔雀草
攝於2020年

世代不同的對話 2019.3.7



年輕人與中年人的對話。

年輕人:「我最討厭屁孩在餐桌上吃飯,互相不說話拼命滑手機了,這很沒禮貌!」
中年人很認同,問他:「那你在餐桌上會一直聊天說話嗎?」
年輕人:「會說個兩句吧?不會一直說。」
中年人:「那說完了幾句話之後,你都在幹嘛呢?」
年輕人:「滑手機啊!」
中年人:「................」

原來中年人認定的小屁孩,還有年輕人認定的小屁孩,是有程度上的不同,年輕人認為他做得比屁孩好多了,但中年人卻認為他跟屁孩根本沒甚麼差別...

文 / 2019.3.7

圖為大安森林公園的花展
攝於2020年

資質與溝通 2017.3.7



每個人的資質及閱歷都不一樣,同樣的一件事,溝通的方式都會不同。

我們從邏輯深度來談好了。

一件事循序漸進從步驟1→2→3→4→5的描述,他懂了。

有些人,當說1的時候,他就回答你3了...,你有些驚訝他的聰明,也知道他懂了。

有些更厲害的人,說了1,他就知道5了,優秀者的頭腦動的太快,好處是我們不用解釋過多,省時省力。

不過我認為,以上的說法只是區分「聰明」與「平凡」的差別,這種區分天生就造成了,幾乎無法改變。

但現今的社會是人與人互動的社會,我認為「聰明優秀」的人不是厲害在於聽到1就能想到5這樣的事,而是在敘述事情時,明明自己能從1跳到5,卻還能慢慢的跟人從2至3開始說,這才是所謂的成功!

溝通的智慧才是現在賴以生存的武器,而不是「聰明」而已。

所以說虛懷若谷,身段柔軟的人,才是最有智慧的人。

你說是嗎?

文 / 2017.3.7
增修 / 2020.3.16

圖為忠孝東路的杜鵑
攝於2020年

測試應徵者的誠意 2018.7.15



有一家大型企業開放基層服務人員徵才,這裡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想進的大公司,競爭激烈,大家個個沒把握錄取。

面試這一天, 風雨交加。

本來預計颱風會過去的,但卻沒料到今天正值風雨最大的時候,已經無法更改時間了。

於是前來會場應徵的人不到預計的三成。

這時會場主管宣布重大驚喜:「今日前來應徵的人,全部錄取。」

誠意測試


服務業首重「態度」,這麼大的風雨剛好測試應徵者的熱忱,這個公司做的決定很讓我佩服。 換言之,也要老天給予這個契機才行。

不過這種方式也只能使用一次而已,若重複使用就沒有意義了。

HR人員有很多不同測試的方法。

譬如說:你明明來應徵早班,卻問你晚班能否配合支援調班?這是測試你服務態度及渴求這份工作與否的巧妙問題,你若一口答應,錄取的機會就很高了,其實一開始就不會讓你調晚班的。

諸如此類的設計問題有很多,都是大公司為了能在眾人當中尋找出適合的人選而採用的方法,絞盡腦汁從心理層面來設計問題。

問題防不勝防,若應徵者想著要破解,可能會很痛苦,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本不用破解,只要帶著一顆熱誠的心,還有強烈的想進入這個企業的意願就行了!

文 / 2018.7.15
增修 / 2020.3.16

圖片摘自:
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columns/view/51781

你覺得的女強人,可能只是她的保護色! 2020.3.17*

Photo by Christina @ wocintechchat.com on Unsplash


10幾年前,我在出版社幹業務工作時的一個深刻往事,迄今依然記憶猶新。

屬於我負責的一個經銷書局女店長,大約比我年長一兩歲,她工作能力強,待人卻很和氣,工作起來有一股主管氣勢的成熟職場女性

我與她工作上認識多年,業務合作關係還不錯。

有一次我們談好了在這裡舉辦書展
但當我來到了書局現場一看,書展時間已開始,但書展卻都還沒有陳列出來。
我著急了,因為這是我們的重點活動,公司與書局簽約的活動沒有陳列出來,若是被公司稽查到,就是我溝通不力、業務執行有缺失,我會很慘的。

於是我連忙拜託這位店長趕緊擺出來,因為與她夠熟,所以也把我的著急擔心向她說,還有急迫性及嚴重性等等都一五一十告訴她,我說話時眼中滿是擔憂又驚慌,還有一點兒咄咄逼人

當我向這個店長說完沒多久,讓我驚訝的一幕出現了。

她居然兩行淚水奪眶而出,奇特的是,她的鎮定表情依然沒變。

我愣住了,一個算是偏女強人的店長在我面前突然迸出淚水,讓我驚慌失措;我連忙跟她道歉,說「我是不是給妳壓力太大了?不好意思...」當時我也嚇到了。

現場氣氛實在不對,我只能道歉。她始終沒說甚麼,但還是正經的回我「書展我會弄好的!」我只能默然離去。

之後我們還是合作如昔,這天發生的事我始終不清楚到底怎麼了?



當我10幾年後再度想起這件事,倒回時空想一下。
她也許是覺得「對我有虧欠,答應我的事沒做到。」或是覺得「只是暫時沒陳列出來,你有必要向我說得這麼嚴重嗎?」受委屈的流淚。

因為我們互相熟悉有些交情,所以這樣的狀況下我給她太多壓力,而她也可能對公事求好心切,於公於私都說服不了自己,所以就委屈地流淚了。

當然事隔多年無法求證了,這家書局亦早已不在,但我想就算找到這個店長她也不會跟我說原因吧?若她會回答我,大概也可能罵我當時很過分吧?

保護色

想起我的人際經驗裡,曾有一些性格上的「女強人」,其實很多都是武裝自己的表情及氣勢,實際上內心卻還是個小女人。在壓力到達臨界點,生理上就會不自覺的變化,自己都感到措手不及。
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保護色,畢竟每個人都有弱點不希望被發現而隱藏著,但保護一旦被攻破,就會有反射的舉動!
有些人的反射可不一定會像這位店長一樣溫和,有可能會是侵犯別人的傷害行為喔!

得饒人處且饒人,希望大家不要跟我一樣這麼白目。

#別說因為是洋蔥

  • 文2020.3.17
  • 增修2022.3.18


懷念長者時的反思 2019.3.12


上週六去了第二殯儀館參加了告別式,是最近在活動中心認識的一位長者。

他高齡90出頭了,為人敦厚誠懇,在這個地方認識了不少朋友。

後來才得知他終身未婚,從大陸來台也沒有親人。告別式答禮的「家屬」,其實也都是朋友的子女,這些子女把他視為家人,並沒有血緣關係。

告別式上除了家屬之外,還有活動中心的朋友,還有以前的同事,典禮之上備感溫馨,雖沒有真正的家人,但這些不都是他的家人嗎?

我們回想,這一輩子活到現在有幾人肯真心對我呢?若到了臨終,會有這樣的一群人主動聚集在身旁嗎?

除了懷念這位老前輩之外,我們該好好的珍惜家人及對我們真心的朋友啊!

文 / 2019.3.12

思想能改變任何事 2016.7.1



西藏一直是佛教的聖地,但在佛教尚未傳入西藏之前,藏人可是一個非常兇猛,並驍勇善戰的民族。

西藏在唐宋時期稱為吐蕃,吐蕃王國時期,唐朝一直受其侵擾,他的強大,不亞於漢朝時期的匈奴! 唐朝還派了文成公主和親,之後一直不斷和解等等,與漢朝對匈奴時期一模一樣,可見吐蕃的強大。

後來佛教傳入,藏人無形之中被佛學影響,整個民族暴戾之氣瞬時消失,這是好事還是壞事?不過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。

我想說的是,『思想』能改變一個人、一個團體、甚至一個民族的想法及作為,我們崇尚好的想法,整個氣氛就能改變一個團體。

一個好的團體領導者,最重要的就是要帶領團體的思想,朝好的、正確的路去走。否則,就是烏煙瘴氣、失枝脫節,沒有原則了!

文 / 2016.7.1

圖為福建武夷山風景區
攝於2019年

7-11 Day! 2016.7.2


昨日是7月11日,回憶起這是7-11超商的7-11 Day!!

20幾年前,我曾是7-11的員工,每年到了這一天7-11 Day,每一個坐在公司辦公室裏的員工,無論是會計,行銷人員等等,甚至位階直到經理,總經理等等....無一例外,都必須要到各門市參與門市活動。

非門市人員的參與


每到了這一天,就有些小期待今天會有什麼高層人士來我們的店參與7-11 Day,不過,當初因為我在北投的較偏遠地區(這句話有點小過分,台北市的北投若都算是偏遠,那真的很對不起偏鄉的門市了~),來的通常都是總公司中住在北投的財務人員,或我們這個小區域的行政組長(組長比店長高一階,但卻是坐辦公室的主管,非門市人員!)來而已。

台灣獨創


這個7-11 Day的模式是台灣創的,後來聽說得到各國的認同,也紛紛仿效,我個人是覺得挺有意義的,因為7-11的主戰場就在門市,大家有機會多接觸接觸前線,無論在任何方面,都有全公司共同參與的向心力。

聽說現在這個7-11 Day已流於形式,我也沒有熟識的人在7-11了,無從得知。

我還挺懷念的。

徐重仁


當初7-11總經理是徐重仁,他一定都會出現在總公司附近的門市,那時穿上店員制服的他,都一度蔚為話題呢!企業形象也因此打開了不少(那時7-11還不到1000家店!現在已經快9000家了!!)。

我覺得凝聚公司向心力的方法有很多,就看經營者在不在乎了!這個7-11 Day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。

文 / 2016.7.12
增修 / 2020.3.3

圖片摘自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7-Eleven

博愛路數位相機的書籍工作回憶 2017.3.3


我之前任職公司是知名的電腦書出版社。

那時,公司開發了很多攝影書籍。

那時數位相機正夯,很多人都開始擁有一部自己的數位相機,「把相片給拍好」是很多人的期望,公司也朝著這方面製作一系列的攝影書籍,搭上這一股熱潮。

開發新市場


有一年公司命令交代下來,要我「假日」去博愛路相機街開發新客戶,讓“相機店”擺設並販售我們的書籍...(因為重慶南路書街是我的業務區域,所以自然而然鄰近博愛路相機街也是由我來開發了....)。

假日來跑客戶開發真是個苦差事,但那時公司的氛圍是全力衝刺攝影書,眉頭都不敢皺一下...

難處


雖然,當年數位相機市場正夯,但是,在「賣相機的地方賣書」,還是很多店家不願意,基本上書籍不好照顧,也很容易損壞,所以我被拒絕的頻率很高。

縱使那時我向店家開出來的條件都比一般書局還好,都是「寄賣」不用先結帳,之後也能全數退貨(開發新市場的權宜之計)。但店家就是不想找麻煩,或認為「書」,就到書店去買就好了,幹嘛在我這裡放書.....

目標與心理交戰


那時公司設定我的目標是開發新客戶要到達10家,兩天假期必須把10家的合約給簽回來!

不過到了第8家時真的就遇到困難...

那時公司的重點業務就是攝影書籍,老闆親自監督各路人馬,我的主管都必須向老闆即時報告。

這時老闆透過我的主管下指示「請努力達成10家以上的目標!」....

顯然就是只有8家的話,公司不放過我.....

後來,我連哄帶騙拼到了10家其實8家之後的新客戶都是我認為沒有績效的小店家,但公司的目的是在廣為宣傳,銷售業績先放一旁,我只好退而求其次的執行任務完成目標。

但我這時心裏小劇場出現了,猜想著老闆若以為我僅剛好開發10家只是想交差了事,這樣我不是達成目標還被質疑?努力就白費了?

但在這當口也不能多做解釋。

所以我就硬著頭皮開發了第11家,為了多出這一家,花了我更長的時間周旋,真是給自己罪受,現在想想,10家就很好了嘛!逞什麼英雄!

回憶


公司的攝影書籍跟著消費市場數位相機的熱絡也大好一陣子,現在數位相機市場弱了,攝影書籍也跟著弱了。

現在經過博愛路相機街,想起那一陣子的事,都點滴在心頭,歷歷在目,很值得回憶。

文 / 2017.3.3
增修 / 2020.3.3

圖片摘自:
https://www.fotobeginner.com/14403/how-to-learn-photography/

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問題,我喜歡自己求證 2019.2.23

光雕展初一登場!北市府呼籲乘坐大眾運輸前往


最近北市府前有光雕,中華路也有花燈。

常聽到朋友或同事間對話:

「光雕真的沒甚麼...」
「不要去看花燈!真的沒什麼好看!人擠人而已...」

多是這類負面評價。

我很好奇的是為何沒有正面評價呢?

這種事情我相信一定有不同看法,大家審美觀不同,價值觀不同,去賞燈時的心情、心理狀態皆不同,我願相信負面評價只是佔少數。

但為何我幾乎都是聽到負面評價呢?

這也許是「若把它說得好了,朋友到現場若不如預期,可能會反過來怪我吧?」的心態作祟。

說的好,擔心別人預期落空。
一般般,又沒啥好說。
於是就只有不滿意的聲音囉!


有關於主觀美醜,或是食物喜好,各種冷暖自知的物事,如果允許的話,我都設法自己嘗試,不願人云亦云。

我不喜歡別人影響我的感覺。

文 / 2019.2.23
增修 / 2020.2.24


圖片摘自:
https://news.ebc.net.tw/News/Article/151010

大峽隨筆推薦文章

法朗克《交響變奏曲》平實又有深度的作品 2020.6.4**

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20684/paris-street-rainy-day Paris Street; Rainy Day Gustave Caillebotte (French, 1848-1894) 法國作曲家 法朗克 (Cés...

大峽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