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《觀察別人講電話》這件事 2017.10.3


看到一個人拿著聽筒或手機在講電話時,我們聽到的,總是這個人單方面的聲音,因為電話另一頭的人說了什麼話、聲音或語調等等,我們一無所知。

在一個第三者的立場,只能從這個人的說話方式來判斷及猜測電話另一頭那個人。

例如:

這人語氣嚴肅了,就可猜到對方話題轉為認真了。
看到這個人在哈哈大笑,我們就判斷對方說了好笑的事等等。

不過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我們想像或判斷的呢?其實未必。

因為電話兩頭的人說話認知,可能遠超乎第三者的判斷。

在交情、性格、身分地位、說話親密度、快慢、背景氣氛等等等等不一樣的狀況下,說話的方式也會跟著微調,若不是當事人,很難想像這樣的說話目的和心理狀態。

第三者因為攏統的認知,猜測電話另一頭的對方種種,都非常不準確的。

業務員話術


在業務員與客戶間的對話中,有一種「話術」的存在。

您當然能把這種「話術」稱之為「虛假」!但並不是的,這是一個對待客人的禮貌,就好比您進入日本的商店,日本人對你深深地鞠躬說聲歡迎光臨,這樣你硬要說人家「虛假」,也未免太有失偏頗了吧!

業務員的笑容和話術也是同樣的意思。

對待客戶,需要有很多的技巧方能成交,當然「技巧」不能超出真誠心之外。

馬雲說:「我們要用公益的心態,商業的手法做事」,若用反之則不可取。這個道理差之毫釐、則失之千里。

同樣的道理,業務員都應該站在為客戶著想、並為自己公司帶來利益的角度去使用技巧,也就是用「真誠的心態,商業的技巧」去做事才行。

親身經歷


我自認為在擔任業務員的時期,與客戶討論任何事,都是用一個問心無愧於客戶、也無愧於公司的心態做事。

但與客戶的說話間,總是有些不得已「善意」的隱瞞或是善意的表白話語,這都在我內心有一把尺。

當時,在我同辦公室的主管卻不這麼想,他總是單方面聽著我拿起話筒與客戶的交談中,「指導」我不該這樣說、不該那樣說,甚至還會當我正在講電話的時候跑到我的旁邊「指示」,叫我立刻不能這樣不能那樣!

他完全都不了解電話的另一頭與說話的客戶在跟我用什麼方式談話,就直覺的認為我說的話不妥!讓我不勝其擾。

不過他是個求好心切的主管,也是站在長輩及主管的心態,教導指導我,我曉得他的出發點,所以我之後就盡量的避免在他旁邊講電話,免得雙方都難過。

言論免責權的類似方式


立法委員有一個國家賦予的權利:「言論免責權」。

這是要讓立法諸公們為了達到為國為民進行監督天職目的,可以稍微用一些比較悖於常理的說話方式,來達成目的!這也是「用正當的心態,進行取巧的詢問!」這是同樣的說話藝術及含意。

有時候,我們也真的不能相信自己到底聽到了什麼?這真都說不得準的,必須避免用主觀的心態去判斷單方面的話語,這樣我們才不會陷入懷疑。

後記


我自己很不喜歡在講電話時被打擾,因為我無法一心二用,如果你在我講電話的時候在旁邊跟我說話,我的思考就會切斷與電話另一方的聯繫,而想聽你說什麼!但我又會意識到不對,再拉回思緒,結果是兩方面都錯亂。

文 / 2017.10.3
增修 / 2020.3.30

圖片摘自:

https://www.inside.com.tw/2014/04/01/mobile-phone-talk-n-memory-of-bystander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大峽隨筆推薦文章

法朗克《交響變奏曲》平實又有深度的作品 2020.6.4**

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20684/paris-street-rainy-day Paris Street; Rainy Day Gustave Caillebotte (French, 1848-1894) 法國作曲家 法朗克 (Cés...

大峽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