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:The Coach Space: 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photo/2977565/ |
袁紹有一傑出謀士田豐,已觀察到官渡之戰袁紹的劣勢,提出策略請袁紹堅守,不可擅自出戰,但袁紹受讒言蠱惑,怒將田豐打入大牢,待戰後再處置他!
之後,袁紹官渡之戰大敗撤退,獄卒得知了前線消息忙向田豐祝賀。
田豐說:「何喜可賀?」
獄卒說:「袁將軍大敗而歸,必將重用於你!」
田豐說:「完了,我死定了!」
獄卒說:「大家都為你高興能平反,你怎麼這樣說?!」
田豐說:「袁將軍外寬而內忌,不念忠誠。若贏得戰爭還能高興赦免我,今天戰敗而羞愧,我命休矣!」
獄卒們皆不相信。
不久後袁紹派使者取信劍來取田豐性命,眾皆驚訝。
田豐說:「大丈夫生於天地間,不識其主而事之,是無智也!受死何足惜!」
遂自刎而死。
以上將三國演義內容白話呈現。
每當看至這一段都很有感觸,因為像袁紹這類個性的人非常多,終歸一句就是不希望你觸霉頭,凡事只要都往好的說,他就開心。你只要提出疑慮,即使判斷正確被你料中,我也恨你入骨!
這是一種人的劣根性,並非優秀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想法,而是優秀的人會壓抑這種性格,才能得到全面的資訊(包括逆耳的忠言),進而能綜觀全局,取得勝利;縱使判斷錯誤,也不會遷怒於提供正確建議的人。
這並非是領導者才需要「壓抑劣根性」,人與人平時的相處也能如此觀察。
舉個例子:
我跟大家說:「明天我們去溪邊烤肉好不好?」
小陳說:「不好吧?剛下完雨很濕滑,會跌倒的..」
我跟大家說:「無聊ㄟ烏鴉嘴,小陳你不要去,我們去就好了啦!」
於是把小陳排除在外。
玩樂那一天,多人都在溪邊滑倒,還有差點撞到頭流血的,大家都沒興致烤肉了...」
我回來後氣的不理小陳,怪罪於他。
我當場變成袁紹了。
如果換個方式:
我跟大家說:「明天我們去溪邊烤肉好不好?」
小陳說:「不好吧?剛下完雨很濕滑,會跌倒的..」
我說:「這樣啊!的確需要注意,那天我們離溪邊遠一點,請大家穿防滑鞋,盡量不要越過濕滑的地方好了!」
我變成優秀的人了。
差別就在於能接納逆耳的忠言,沉穩地接受規勸。
(重點是能壓抑住情緒,接受讓我不爽的建議。)
就算你沒能接納逆耳忠言而導致錯誤,也絕不能惱羞反過來遷怒於忠臣(判斷正確的人),否則你就犯了第二次錯誤了。
田豐說他沒有識得明主,自己該死(真是個悲劇)。
你卻可以由此識人,不要和袁紹這種個性的人(犯這兩次錯誤的人)共事或交朋友。
當然,你自己也得不能是袁紹才行啊!
文2023.1.1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