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兩則感想 2021.10.4*

 

Photo by Ridham Nagralawala on Unsplash

辦公室不是交朋友的地方!

這句話是職場學開宗明義地勸誡大標題;不過即使熟知這個道理,我還是不願意放棄在職場上交朋友,事實上我真的也在職場上交到了很多好朋友。
如果我有受到傷害我也不後悔,若沒有嘗試這更進一步,就沒有辦法交到朋友。
完全的瑟縮在後或是等待朋友會自動接近,永遠也交不到朋友。
朋友的定義我想我不用多說了吧?不是吃個飯,打屁幾句就是好朋友,是內心有交流的才是朋友。

  • 文2021.9.2
  • 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

    在一個多人的「好友LINE群組」裡,你發出的每一個分享訊息都得不到任何回應時,你能撐多久會放棄分享?
    群組裡發的分享,我這裡說的並不是「無用訊息」或是「不適合的訊息」,如果是無用信息自然大家反感,這裡也用不著我多說。
    但為何明明是有用且是相關訊息,大家為何不給個反應呢?一個貼圖也不給是怎麼回事?而且是群裡一堆人都不給!
   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的「旁觀者效應」。群組的人愈多,就會越傾向不予理會。
    • 「應該會有人給他回應吧?」
    • 「大家都不給回應,我也算了!」
    重點就是「責任被分散了!」,
    我不必給予回應,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!
    這種事在個人傳訊裡就比較少發生,「已讀不回」的意義我想就不在這裡說明了!
    在我的手機裡,群組不算多但也有10幾個,「積極的分享者」大概都抱有一種使命感,認為自己是在分享美好不求回報!常常有事沒事都會分享重要且有用的訊息,大家受益良多,但回覆鼓勵的少之又少,實在很讓人心酸。
    我自己就沒有這個胸襟能這樣不求回報的分享,並無私付出。
    • 文2021.9.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大峽隨筆推薦文章

法朗克《交響變奏曲》平實又有深度的作品 2020.6.4**

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20684/paris-street-rainy-day Paris Street; Rainy Day Gustave Caillebotte (French, 1848-1894) 法國作曲家 法朗克 (Cés...

大峽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