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臭豆腐的美味關鍵 2019.1.15*


 炸臭豆腐的風味,我個人有些小感想。

外表與內心

外表炸得酥脆是一定要的,入口咬下去的第一步必須有豆腐表皮的碎裂感;醬汁雖然在滑溜的豆腐皮上滲不進豆腐內,卻能從咬碎表皮的那一瞬間隨之進入。
表皮酥脆這一步絕大多數店家都做得到,但是第二口的咀嚼就不應該再是立體的澎酥感了,它的內裡必須柔軟,也就是外酥內柔。
豆腐內心那白色部分通常都是柔軟的,第二口必須「確實品嘗得到」就是功力了;尋常的店家都處理得酥脆有餘,卻感受不到內裡的柔韌滑嫩,酥脆感一直延續的情形下,就不像吃豆腐了。
白色柔軟的內裡可吸收醬汁,搭配著第一口表皮酥脆感,這種臭豆腐才是高竿。
以上只是炸臭豆腐的第一步。

醬汁

吃水餃和吃火鍋的朋友都知道,水餃和火鍋好吃與否,不是單單水餃與火鍋料本身好吃就行了!重點在醬汁!對,重點在醬汁的調味。
吃水餃與火鍋可自己DIY調配醬料,尚有一半以上的醬汁分配權可以操之在己!但是炸臭豆腐則更加現實了,完全不能由自己經手,大多數的炸臭豆腐上桌,就是店家在豆腐上已經淋好醬汁了,我們能做的部分,頂多是多加一味辣椒而已。
醬汁我個人是偏好蒜味,不過這可沒有這麼簡單,醬料的成分是個大學問,一點點味道不對就大大的減分,濃稠度和量的多少,以及吸收到豆腐內的多寡等等,都大有關係,直接影響到口感。

泡菜

還有一項炸臭豆腐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性配料,就是泡菜!
有人說吃臭豆腐就是吃泡菜!泡菜好吃就決定了整盤臭豆腐的好壞!
這句話只能說對了其中一部分而已,如同我剛剛說的,豆腐本身的炸功和醬料也都是佔有極重大的比例,但為何大家會強調泡菜呢?
因為炸臭豆腐伴佐的泡菜不是拿來用作單獨享用的食物,是要搭配炸臭豆腐及醬料一齊入口的食材!
我們用筷子夾入口裡的,通常不會只有豆腐及醬汁,還會搭配泡菜一齊入口,醃漬蔬菜的嗆酸感中和醬汁的鹹味,蔬菜的清脆與炸豆腐的豆皮軟嫩調和,這一口吃下去會有百川匯入的複雜口感,愈吃愈有幸福體會。豆腐本身沒有味道,必須靠醬汁及泡菜來提味,泡菜味覺嗆濃,實體又比醬汁來得有存在感,所以自然會感覺泡菜才是炸臭豆腐中最重要的東西了。
泡菜的製作是一門大學問,幾乎是另一個重要菜餚的技術,但拿來當作臭豆腐配料的泡菜拿捏上更為不容易,還必須要考慮到醬汁與炸臭豆腐的相輔相成,這大概是很多臭豆腐師傅的心血結晶、不傳之密吧!

炸臭豆腐是個不容易的學問

炸臭豆腐是個小吃,怕登不上大雅之堂,大餐廳應該也不會供應,這只會出現在夜市、鄉間及巷弄內的小攤。看似簡單的點心,彷彿每個人都能製作出來,但是真正好吃的味道卻是很難的,每個店家作出的味道都不會相同。
這也是為何好吃的臭豆腐攤位總是一位難求、大排長龍的道理吧!
 我小時在士林夜市發現一家美味的臭豆腐,時常就要去吃個一回,印象中的這個攤位作出來的,就是處處達到我要求的完美臭豆腐!但後來士林夜市的幾次遷徙,我也不知道到哪兒去了!
台北不乏好吃的炸臭豆腐攤位,但我從沒有仔細去一一品嘗,現在想起來就必須行動了!(握拳)  若大家有口袋名單,千萬別吝嗇告知我喔!
文 / 2019.10.15
增修 / 2020.10.15
 圖為2019年攝於 淡水竹圍的某家臭豆腐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大峽隨筆推薦文章

法朗克《交響變奏曲》平實又有深度的作品 2020.6.4**

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20684/paris-street-rainy-day Paris Street; Rainy Day Gustave Caillebotte (French, 1848-1894) 法國作曲家 法朗克 (Cés...

大峽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