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性的虛構能力,是突破鄧巴數的關鍵 2023.11.12**

UnsplashのNicholas Greenが撮影した写真

 人類學研究,自古的人類聚集數量都會在150人之內,超過這個人數就無法掌控結構完整,會漸漸分崩離析,所以以前的人類無法有超過150人以上的團體。


其實人類的這個天生缺陷一直都在,我們現代人的社交人數也會在150人達到頂峰,無法再增多,如果強行再結交多一點點的人,那就會失去另一部分的掌控,或者自動遺忘,總之,150人是上限,每個人狀況有所不同,數量還會更少。

這種人類社交限制是一位人類學家鄧巴教授研究出來的,所以這叫做「鄧巴數」。

但,為何現今世界出現非常多的人類團體,超過150人的人類團體稀鬆平常呢?

因為人類經過了一個認知革命的重要階段,簡單來說,即人類有了「虛構能力」,「虛構」能產生神奇的力量。

虛構並非一定是假的,而是一個無法證實的心理狀態,我們平時看連續劇、小說、各種故事,這都是虛構的,但卻形成了人們的向心力並著迷。

虛構出一個「理想」,或共同遵循的「目標」,這就能脫離「鄧巴數」,讓人們突破限制,共同為這個目標而努力,聚集更多的人、更多的力量!

國家、民族;這其實都是虛構單位,遠古並沒有這種區隔限制,人種雖有區別,但民族卻沒有明顯區別,國家更是一個攏統的概念,不過有了這些虛構的理想與目標,人們才能團結起來、壯大起來。

以上是我這幾天看的知識影片歸納出的重點,也許有些部份理緒有誤差,但我盡力將內容表達出來,並加入自己理解的文字。

我覺得這是很有用的知識,我們運用「創造性的虛構」建立理想,但也常常被「惡意的虛構」利用,當人們用一個「惡意的虛構排斥並攻擊另一個團體」時,我們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。

我認為這個觀念尤其重要。

文2023.11.12

吉莉安 ‧ 弗琳《控制》讀後推薦 2024.11.16**

 


吉莉安 ‧ 弗琳的小說《控制》,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小說。

故事特別的使用「第一人稱老婆視角」、「第一人稱老公視角」相互切換來分別章節,一開始的時間設定上兩線並不統一,有的時老公是現在進行式,有時是老婆幾個月前的日記。兩條故事線勾勒出所有的來由及鋪陳、再進入現在進行的當下,然後慢慢步向結尾。

故事設定在2005~2012年的現代,這本書在2014年就有中文版了,所以我是晚了10年閱讀此書,但請相信我,這對故事的精彩性一點兒都沒有影響。

小說前半鉅細靡遺敘述兩人的生活、相愛、工作、家人、從繁華的紐約搬家到密西西比河畔的郊區等等,小說的細節還有時空背景都栩栩如生,我們幾乎可以無違和地進入他們的生活裡而不自覺,相當佩服作者的描繪功力;不過前半本我閱讀的有些慢,因為還沒有進入核心階段。

不過後半段的閱讀速度變得超級快,那抽絲剝繭後的真相逐漸明朗,精彩到放不下書本。

我本來要寫下劇情摘要,但猛然發覺若簡單寫出來個大概,此小說就根本沒感覺、好像破壞閱讀價值了,所以在我寫完一堆文字後還是放棄了。

各位知道「完美犯罪」這個詞嗎?在某些偵探小說中曾出現過「天才犯罪者」,他能掌控一切的線索及預估警方偵查的方向,甚至連證據都能造假,最後不但找不出犯人,也找不到任何證據,即使你知道就是這個人所作所為,但就是拿他無可奈何...

我只能說這個故事與我上述說的概念有相關,但我不劇透。

這裡還有提到愛情婚姻的心理難題:愛情裡,雙方相愛時表現出來的是自己最好的一面,也能順著對方喜好並吸引對方;但結婚後的雙方回到真實,卻是雙方無法接受的一面,這時婚姻愛情都受到嚴酷考驗。相信這是很多情侶或夫妻都遇到過的關卡,若能各退一步,兩人就能進入更美好的階段,但如果突破不了這個考驗,就只有分開一途。

小說裡把這一部分的關係極大化,性格造成的陰影讓雙方的衝突延伸擴張,衍生成為全國都知曉的大事件,相當精彩,其中還有媒體渲染及誤導、警方先入為主辦案模式、還有種種人際亂象等等,牽一髮動全身,把很多及需深慮的社會問題都一併扯出來,真是龐大的蝴蝶效應,促使我們讀者品嘗及細細思考。

雖然這是10年前的小說,很多人都知道結局,但這部小說真的不是結局取向,中間的過程才是精彩所在,我在這裡推薦還沒有看過的朋友,真的務必一讀,精彩至極。

大峽全力推薦。

GILLIAN FLYNN《GONE GIRL》
吉莉安 ‧ 弗琳《控制》

時報出版

福隆、雙溪半日微旅行 2024.11.8**

 一個平日的半天假期,從松山車站坐火車至福隆雙溪,體驗一趟微旅行

12點22分的區間快車,一個小時就抵達了福隆,上班日遊客不多,今日天氣陰,想要到北海岸周邊遊玩的人更是稀少,我們卻也難得享受了這清靜的午後。

下圖福隆月台上無人冷清,涼風徐徐吹來不算太冷,但也不禁把外套合緊,深怕受了寒氣。


天候陰灰,容我把車站色調調亮一些,這才是它原本的朝氣。


福容飯店後方的彩虹橋是通往福隆海水浴場的,夏季有全國知名的沙雕活動展覽,人山人海;今天我們享受不一樣寧靜的美。


下圖是民國52年的福隆海水浴場,當年的「彩虹橋」是由竹竿、鐵板搭設而成;照片可看見當年的戲水景況。


沙灘海灣一葉扁舟,
應是立槳SUP(站立划槳板),這是個新海上運動。


鏡頭拉近距離看,我也不確定是否SUP,但這個畫面總是讓人些許惆悵,大海扁舟,滄桑容顏...我還是別亂惆悵打壞歡樂的心情好了。


星巴克福隆觀海門市
如同它的店名,坐在這裡看海,心曠神怡,享受放鬆的時刻。
大家看下圖窗戶外隱約出現彩虹橋的身影。

今日這種時間和天氣,店內居然已有7分滿,我不敢想像假日的人潮...


來這種旅遊勝地還穿著襯衫西裝褲和皮鞋,可證明我上午還在上班無誤啊!


雙溪站離福隆站僅有兩站,福隆屬於新北市貢寮區,雙溪站自然是屬於雙溪區了,台鐵電車的兩站與台北捷運的兩站可說是天差地遠,捷運徒步兩站稀鬆平常,福隆站若走到雙溪站可能腿會廢了...距離好遠,而且有翻山越嶺的感覺。


我的記憶如果沒錯,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到雙溪(台北市外雙溪倒是去過不少次...)。


我又把雙溪車站的照片顏色調了,有一種夕陽輝映、符合鄉間小鎮的氛圍。


地板的標示很有古蹟風情,磨石色系很有情調。


雙溪地名,是因北側的牡丹溪及西側的平林溪交會成雙溪河口,所以命名雙溪。
新北市的郊區鄉鎮,走過一遍才知道新北市有多麼廣袤,大到無法想像。


下圖是雙溪的知名古蹟東和戲院遺址,不過這裡已經圍起來不讓進入了,只能在入口處拍照。

這裡也是淡蘭古道的清代交通中繼點,下圖盡頭入口透著光線,似時光隧道,走近就被吸入古時那片未知的畫面裡!

淡蘭古道是泛指清末到日治時代初期,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的山區主要交通道路系統,範圍橫跨現今新北市、基隆市、台北市、宜蘭縣。這段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,為了克服台北與宜蘭間地理的障礙,清廷的官方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,不斷在北台灣山嶺上留下路跡,淡蘭古道成為北台灣這段開拓史的見證。(此段文字摘於維基百科。)


雙溪的三忠廟,臺灣唯一主祀文天祥、陸秀夫、張世傑的廟宇。

福建連姓家族連元喬在乾隆四十六年從江都村攜帶文天祥神像,渡海來臺灣的雙溪墾拓。

傳說當時連元喬背著的文天祥神像的背帶突然斷裂,他以石頭擲筊詢問是否神明想留在雙溪,結果擲出三聖筊,讓他堅定在當地開墾。


文天祥、陸秀夫、張世傑皆為南宋末年大臣。

文天祥大家耳熟能詳,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」,正氣歌流傳千古,南宋末期政治家、詩人、抗元民族英雄。

陸秀夫為南宋末年政治家及忠臣,宋軍在崖山之戰失敗時背著少帝跳海殉國,南宋也跟著滅亡。

張世傑也是宋末抗元大將。與陸秀夫和文天祥並稱為「宋末三傑」。


東榮橋前方就是牡丹溪,還記得我剛剛說的雙溪地名由來嗎?


雙溪教會從1873年隨牧師到噶瑪蘭佈教時,在雙溪設中途休息站,並向居民傳福音,在鄉內行醫,於是漸漸在此駐足。
教會建築莊嚴肅穆且安詳,是雙溪靜心之地。


看似無奇的國小校園,在這裡卻能感到無比的舒暢,鄉下被自然圍繞的學習環境,是城市人眼中的天堂。


離開雙溪前,傍晚在老街吃了小吃,享受當地人的生活。
同樣住在新北市,我與雙溪人卻是兩樣情


晚上不到7點回到了松山,我們還去慈祐宮天上聖母感恩,賜與我們平安。

一個簡單的午後微旅,向各位朋友分享,謝謝閱讀。

夏目漱石《少爺》探索主角的內心世界 2023.11.13**


這兩天看完了夏目漱石《少爺》

據說這部名作,日本每個人都讀過,是家喻戶曉的故事。

也許是我平時重鹹的小說看太多,《少爺》平實的讓我有「不小心看完了」的感覺,彷彿該要有一些想不到的梗或爆點藏在其中,但其實沒有,我突然發現我在看的是文學名著,可不是甚麼偵探兇殺或科幻鬼魅的故事啊!

故事發生在四國的愛媛縣松山市,我仔細看了內容,只有說主角是從東京到了鄉下當老師,最後稍有提到四國這個地名,其實根本沒有提到愛媛縣松山市。

因為夏目漱石一段時間在松山任教,後人研判是他自己遇過的景色及人事物,然經過比對「道後溫泉」、「少爺列車」等等場景,才知道的確就是在這裡發生的故事。

內容是一個從小個性正義卻叛逆的小子,後來提起精神念書,畢業後謀得了一個鄉下的教書機會。

在這個鄉下學校,叛逆的主角本性顯露無遺,把每一個教師同事都取外號,尤其特別討厭幾個內心權謀狡猾的人;後來,與同為正義的一位教師夥伴聯手將討厭的人教訓一頓,辭職不幹了回了東京...

故事大意就是如此。

但精彩的細節是訴說主角內心的想法與轉折,從他的個人角度與個性看待這個鄉下的人事物,描繪得栩栩如生,也因為他的脾氣,所以感覺這個鄉下的純樸環境及人物都很不一樣,變得生動而複雜起來。

主角的內心世界才是整部小說的重點。

他為何被稱為少爺呢?因為從小他不被家人疼愛,唯有一個幫傭阿清照顧他疼愛他,並一直稱呼他少爺!主角把她當成一個最親近的家人,我想既然這部小說的重點在於主角的內心,當然就用少爺這個書名了!

此少爺非富家少爺的意思,但他的個性有著正義感還有樸實,也帶有冥頑不靈、惹是生非的叛逆個性,頗符合傳統「少爺」該有的特質。

《少爺》,具有地方色彩,刻劃內心的文學作品,輕鬆易讀,推薦大家。

有關增肌減脂的知識 2022.11.12**

 


今日參加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主辦的「增肌減脂強骨本,重訓有氧樂活動」講座,在中正紀念堂演藝廳,韓德生醫師 主講。

今日天氣好好,終於拋開連續三周的陰雨假日,想必大家都想外出,沒人來聽這室內的演講吧?

我錯了,超出400人的廳滿滿的,座無虛席。可見大家對「增肌減脂」這個知識有多麼關心!

講師是韓德生醫師,是台大北護分院的復健科主任,台風穩健,演講內容有料又平易近人,真是非常實用的課程。

我自己本身已有涉獵一些相關增肌減脂的知識,也深知重要性,今天直接聽韓醫師系統性分析的講解,仍是獲益良多,得到很多我並不知道的資訊及概念。

肌力是一切身體的基礎,運動增加肌力能讓身體各個機能活化,延年益壽,反之則成為肌少症,嚴重危及健康。

臥床及行動不便的老人及病人就是因為不能有效運動,導致機能退化 - 肌少症才是身體惡化或死亡的主因。

運動分為「有氧」及「重量訓練」,有氧運動是「較輕鬆但能維持長時間」的呼吸運動,重訓屬於「阻力運動」,需要較為吃力才有效果,不過運動時間不用很久,兩種運動都必須要適時適量。

平時散步基本上算是非常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必須要維持三個小時以上才能有成效,並不實際。所以散步對於肌力僅能夠維持「最最基本」的運作,不能有效增加肌肉。醫師提到,若要維持這個最基本的運動,每日要走上7500步,但醫師還是建議要抽時間維持稍強一點的運動才行。

(當然散步還有心靈上放鬆及愉悅等等功用,但今天是說「肌力」,當然就不提其他的了...)

人體的構造很奧妙,適量運動能維持全身的活性,頭腦也會清醒,關節骨骼器官皮膚內分泌都會開啟優化模式!不過只要一停止運動,這個狀態僅能維持十小時,就開始等比下降了,所以運動注重持續性,不能中斷。

韓醫師不斷耳提面命,運動必須「適量」,切勿「沒有難度」或「過量」,這都是會造成反效果的,適量運動標準及數字若自己不知道,必須要請醫師或健身教練指導,否則「低難度」做了等於沒做、或是「做過頭」產生運動傷害,這樣都適得其反!

運動不足肌少症導致骨密度低,必須補充「鈣質」,而鎖住鈣質又必須攝取維生素D,不過醫師說明,曬太陽攝取D必須上半身曝曬在高紫外線下才有效果,但這樣會曬傷曬黑也不舒服,然而低紫外線的陽光並沒有效果,所以「曬太陽」並不是好的D攝取方法,建議還是從食物補充D。

鈣質的吸收可從高鈣的食物攝取,譬如蛋奶肉類等等,但為了能補充到足夠的鈣質,這些食物會讓你發胖難以控制,所以還是建議搭配鈣片,鈣片裡通常也會加入維生素D,有效吸收,醫師也建議大家買鈣片來吃。

另外,運動過後能否適量的生長肌肉,這就必須要靠補充「蛋白質」!
「每公斤體重×1公克蛋白質」等於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。
一顆蛋僅7克的蛋白質(你可以換算看看),所以大概每個人的蛋白質攝取量都不夠。

另外,腎臟病的人不適合攝取大量的蛋類,可能必須尋求其他方法攝取蛋白質...

講座內容還有太多細節,我僅能列出以上一些回想到的。

我另外加一些自己已知的資訊與大家分享:

運動很難減肥,運動只能健康,但不能減重。

肌肉的體積比較小,肥肉的體積比較大,即使「同樣身高、同樣體重」,可能一個是看起來滿身肥胖,一個看起來是健壯精實。所以,不要迷信體重輕就是瘦、體重重就是胖這件事。

運動不會減肥,減肥是要靠飲食。
減少攝取澱粉醣類、多攝取蛋白質即會有立竿見影成效。

最後,我也要使自己持續的加油,希望自己能維持得比現在更好,雖然我還是會偷懶、常少動多吃、也時而滿足口腹之欲狂吃澱粉醣類...但健康畢竟是我們最大的基礎,身體少出一點不必要的毛病,對於我們是何等重要!沒有健康,人生甚麼都是假的!所以即使艱難,也要努力克服才行!

你還不起身運動運動了!?

講座時間是2022年。

法國電影推薦: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 2024.11.7**

 

https://www.themoviedb.org/movie/915935-anatomie-d-une-chute/images/backdrops?language=zh-TW

幸運的網路成功索票,周末到松菸誠品電影院看了一部好電影《墜惡真相》(Anatomy of a Fall)。

這是部令人矚目的2023年法國電影,奪下了 2023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、並問鼎奧斯卡等大獎,可見鐵一般實力。

故事的劇情方向很簡單,不過脈絡錯綜複雜,讓人驚嘆。

在法國郊區,三人住在一齊的家庭,老公忽然間墜樓身亡,於是老婆成為了重要嫌疑犯,現場的間接證人只有他們的視障兒子...於是就開始了法律法庭的一連串攻防過程,由於犯罪證據不足,為了要定罪,檢方只能把「無數家庭生活細節」攤開擺在法庭檢驗,來證明老婆的確有殺人動機!

老婆被官司折磨,不斷的在法庭解釋家庭繁瑣的細節,身心俱疲。

最後老婆判決無罪勝訴,關鍵點是兒子最後的法院庭證詞...,但這裏營造非常多的詭異謎團,到底老婆有沒有動手殺人?此劇從開始至結束,營造出的感覺及線索讓觀眾念頭分分秒秒在改變糾結,到底兇手是她?或不是她?
直至最後仍是沒有交代兇手到底是誰,這是相當文學式的結局

電影一大重點在於夫妻間相處的細節,經由法庭攻防搬上抬面。

法官似乎縱容檢察官逼問被告(老婆),好像在玩語言遊戲轉彎繞圈,試圖佈下重重陷阱讓她不小心說溜嘴,好讓陪審團相信她有殺人動機!
(有網友說法國司法並非採取陪審團制度?這裡我也不大清楚!)

https://www.themoviedb.org/movie/915935-anatomie-d-une-chute/images/backdrops?language=zh-TW

我後來細想,其實並非法官偏坦或是檢察官惡意攻擊,若站在他們的立場,當有人被害死卻找不到任何證據,必然只能夠從任何小事抽絲剝繭來找出原因,希望盡力能還給被害者公道,給予公正的宣判。

因為夫妻皆是作家,常常都有生活錄音,可以成為靈感的來源,但也因為錄音檔在法庭揭露,夫妻之間的吵架,隨意一句話的動機,還有雙方說話的原委,曾經過往的歷史等等,每句話都需要向法庭解釋說明,試問誰受得了這個折磨?

你能想起一週前跟家人說過什麼話?每一句話的動機?然後證明這是玩笑話?旁人若聽不懂的話語,要解釋曾經發生過何事、才會這麼說!接著再探討曾經那一件事的背景是如何?如果牽扯到旁人,還要說明那個人與你們的關係...等等等等,聽起來就很崩潰是吧!

老婆是個作家,出版過懸疑小說,劇情有殺人的橋段,檢察官就抓著這個線索追問不放,表示她具有犯案動機!這時老婆的律師表示抗議:「若如此,史蒂芬金也該判有罪坐牢了!?」

我從夫妻吵架的錄音檔中,感受出老公生活在壓力及自責中。
因為自覺對不起兒子而努力彌補,但本身又受不了各種襲來的家庭壓力,所以把責任歸咎於老婆,老婆冷靜應對和話語井井有條,雖然最終還是憤怒難忍,但我發現,許多網路的影評者都覺得這一段劇情顯示,老公是遭受到老婆的冷暴力行為,而被逼得走投無路的。
但我不這麼認為。

在台灣政府,社會局倡導一個觀念,大意是指「家中若有需要照顧者,該是由政府及長照社福擔任主要照顧者,家人應是作為一個協助者角色而已。」
這是甚麼意思呢?

因為,太多家人為了照料病人,犧牲所有工作及時間,但無形壓力日增,反而最後照顧者先行離世,或照顧者自己反倒生更重的病沒人照顧,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及悲劇。所以政府倡導應先照顧好自己,再照顧病人,否則問題只會更加嚴重。
當然這裡面很多的細節,我只是說一個最粗淺的大概。

也因為我知道這個社會問題,所以當我看到電影中老公因為兒子失明自責,而申請自學,親自教導兒子的教育,而且為求一個更好的環境而搬到法國家鄉,種種壓力纏身,他藉由「自己不能做自己想要的寫作生活」,而抱怨老婆,說老婆仍能夠寫作出版很不公平!老婆回嘴:「這都是你自己選擇的,不是我強加在你身上的!」但老公認為這些都應該要做,為何妳不分擔!?

這些就是夫妻間的價值觀產生障礙,沒有誰對誰錯,我認為一般人產生價值觀的落差,尚能夠保持距離相安無事;但與身邊的親人產生價值觀隔閡,尤其是夫妻,那真的就是一場悲劇。


https://www.themoviedb.org/movie/915935-anatomie-d-une-chute/images/backdrops?language=zh-TW

劇中他們的兒子丹尼爾發表證詞的前兩天,兒子因為不能與母親討論案情以防串供,於是法院派出一位看護員,照顧兒子起居生活。兒子滿是煩惱的尋求看護員給他一個答案,但看護員無法給予意見,不過因為不忍心他陷入痛苦,還是給了他一個方向,說「到了這個階段,其實真相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接下來想過甚麼樣的人生!」

或許丹尼爾覺得父親死了,只能靠母親與自己走下去,如果母親也送進監獄,這種生活無疑更加坎坷...不過這個結論當然是我說的,片中沒有清楚交代。

看護員這句建議其實是個左右案情最重要的轉折,也因為丹尼爾在法庭上的「推測證詞」取得法院及陪審團認可,所以最終宣判老婆無罪。
丹尼爾雖只是訴說「推測的證詞」,遭到檢察官反駁;但極為成熟聰明的丹尼爾說:「既然真相一直無法證明,我們不是一直都在臆測可能的動機嗎?」


https://www.themoviedb.org/movie/915935-anatomie-d-une-chute/images/backdrops?language=zh-TW

不過最後到底丹尼爾是不是認為母親是無辜的?而老婆到底有沒有殺老公?這些全都沒有交代清楚,這些都留待觀眾抽絲剝繭,在細微處發掘,事實上很多很多的影評者都提出很多證明和電影手法,斷言老婆的確犯案了,不過也有很多評論者認為兇手是誰?兒子是否作假證?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整部片帶給我們的一個過程,這當中的寓意及警惕才是電影要表達的。

這部片很有深度,真的要交代我所有的想法,就算三天三夜也寫不完,能讀到這裡,大峽已經由衷感激,接下來就請你自己把電影看一遍了!

喜歡看推理小說及電視劇的我,其實片中就一直在腦袋裡編織接下來的劇情,預測最後會是陰謀論、或是結局大翻轉,看來我真的是被韓劇、日劇那種「重口味」影響太深,心理甚至已經預備好衝擊,想必要讓我大為震驚吧!沒想到完全沒有,就是平順的結尾,當我看到片尾,電影工作人員名單已經開始從下往上跑了,還有些瞠目結舌,「甚麼?!真的已經結尾了嗎?」「會不會還有片尾彩蛋!」

不過我回過神再一次整理思緒,的確,這樣結束才是最好的!反而那種大翻轉、大轉折、驚呆鎮恐的劇情才不真實。

這樣的結局留給大家更多思考,更多感嘆、更貼近生活現實細節。

德國影后桑德拉·惠勒(Sandra Hüller)飾演老婆一角,幾乎一人包辦8成以上的戲份,演技令人發自內心的崇拜,詮釋得相當精準,令人佩服不已。她在劇中是飾演德國妻子,但老公是法國人,她劇中卻八成都是用「英語」對話,理由是英語是與法國老公的共通語言,而她的法文不大流利,所以私底下或是法庭上,她大多都是使用英語。

但我認為也有向國際推展此片的用意,所以英語戲份不得不占大多數,我猜。


https://www.themoviedb.org/movie/915935-anatomie-d-une-chute/images/backdrops?language=zh-TW

劇中丹尼爾彈奏的鋼琴曲充斥串場,我認為一定有某些含意,我後來查不到樂曲的說明,但我認為此片線索細節已足夠繁雜,音樂部份我就不再強求了。

大峽全力推薦
《墜惡真相》(Anatomy of a Fall)。

大峽隨筆推薦文章

法朗克《交響變奏曲》平實又有深度的作品 2020.6.4**

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20684/paris-street-rainy-day Paris Street; Rainy Day Gustave Caillebotte (French, 1848-1894) 法國作曲家 法朗克 (Cés...

大峽熱門文章